劉先生自己也納悶對于居住的選擇怎么這么自我矛盾,這個當過電影《十七歲單車》攝影的藝術家,一到北京就花了幾乎全部家當買了一個四合院,結果“剛一住進去就開始盤算怎么賣掉重新買個房子,但是等一搬出來又開始向往”�,F在他又在尋找有沒有合適的四合院,想搬回去住。“我就是不由自主地欣羨那種居住,但一住進去又馬上覺得不舒服,比如上廁所啊,保暖啊,所以又想搬,到搬出來的時候心里又向往,很矛盾。”劉杰對記者說。 ![]() 該怎么解釋這種現象?“我以為是中國的富人開始在居住上覺醒,開始有審美自信了。”北京大學建筑系教授董豫贛這么分析,“在過去的幾十年里,我們心虛到不敢審美,所以都要借著別人家的標準審美。現在開始有錢的這些人,已經不需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過得好不好了,他們本能地發(fā)覺自己向往的居住不是歐陸風格,也沒辦法是全部的古式。要理解居住是個系統工程,一種好的居住應該要適應生活方式、社會組織方式和它們隨之產生的文化。歐陸風格演化自西方,因為我們的生活被西化了,所以它在生活方式上好像比中式裝修傳統的住居更適應我們。但是在文化方式和精神方式上,從本質上應該還是沒辦法和我們契合。實際上,中國傳統的住居方式之所以開始使越來越多的人重新向往,是因為從本質上這種居住更能喚起我們的記憶,催生我們腦子里的那套文化結構。比如鋪地板的磚為什么一定用方磚?因為老祖宗覺得地是方的。不過,中國過去傳統的居住是適應古代生活方式的,已經不是我們現在日常生活的合適載體。有經濟能力住上好房子的人遇到的痛苦是,在歐陸的房子里他們找不到精神和文化的契合,在古代中式建筑里找不到舒適的生活起居。也就是說,他們覺醒的時候,卻找不到合適他們需求的居住,對這些想買別墅的人來講,他們找不到中式裝修別墅。” |
四合院中式裝飾設計(北京)總部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高碑店古家具文化一條街89號
24小時服務手機:13381115162
聯系電話:010-85775818 VX:sihemy88 E-mail:[email protected]
Copyright(C)Beijing SHMY Archite ctural Design Co.Ltd 京ICP備09092636號-3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8147
版權所有:北京四合茗苑建筑設計有限公司